新手养殖竹鼠开始养多少合适

首页 > 三农问答 > 竹鼠2023-08-28 14:03
很多人刚开始养殖竹鼠,在不了解竹鼠技术、市场的情况下就开始准备引种开干,这时候一个难题就出现了,刚开始养殖竹鼠养多少对合适呢?20对?50对?10对?还是几只?一开始养多了吧,没技术挂了的话,那可是钱啊。如果养殖少了的话,要养很久才看得到希望。该养多少对开始呢?

如果你是兼职养殖,也就是家庭式养殖,自己有一份主要工作,闲下之余喂养竹鼠。或者说你有一份主工作,然后购买竹鼠回去给家里人养殖,到时候养殖规模了,自己在主要养殖。这种情况下,建议是20对开始,不多不少。如果全部得病,亏损的范围你能承受的起,为什么不是30对,40对?你也可以往上选择,但是我建议就20对,吉利啊。当然这20对,都是一公一母这样配对好的。20对拿来练习学习技术,或者说在养殖过程种了解市场,或者自己在养殖过程中卖几只商品竹鼠,足够了。

就拿价格来说,假如你当地的价格为400一对的话,那20对就是8000块,对于你还在上班来说,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全部挂了,你也是可以承受的。这就是兼职养殖的一点好处,你有经济来源,可以维持正常生活。

如果你是全职养殖,也就是放弃所有工作,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自己的竹鼠上的一种养殖。我的建议是100对开始,也就是200只。前提是,你一定要去学习竹鼠的一些基本养殖技术,还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果这一步你没有做,那么你100对都不要。因为你在等着送钱。

100对, 从1斤左右养半年以上,如果按正常的发展来看,是很快就能出现数量上的翻越的。第二年基本就可以进行一些销售了,也就是说可以看到收入了,当然这些都是按照理想化来说的。

如果你想第二年就看到经济收入的话,我的建议是引种300对,也就是600只。这个也必须要懂技术,你才能做,这算是大干了。

对于竹鼠养殖,要看到效益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因为有一定的养殖周期,如果你慢慢来,那么你就只能慢慢得到结果。如果你第一次,你觉得你技术还不错的话,要就狠心一次大干一次,引种200对或者200对以上,养个一年,你就会发觉你比前面两个选择20对开始养殖或者100对的人更胜一筹。
同类推荐
  • 竹鼠便秘性肠炎症状

    竹鼠拉便,变得小而硬,由椭圆变得像球形,色变黑。

  • 怎样给竹鼠驱虫

    驱虫可以采取将药物放进饲料内,搅拌后供竹鼠食用。百虫灵或蚤安易,一次喷0.1ml隔三天喷一次,若是皮肤出现红肿或者银白色皮屑可用伊维菌素透皮剂。用5%敌百虫酒精溶液涂擦(溶液配置方法:取95%浓度的医用酒精75毫升,加25毫升冷开水,加0.5克1片的兽用敌百虫片,10片,溶解混合即可)。

  • 竹鼠养殖池平面好还是楼室好

    目前楼室结构的双层池如果是靠墙壁建的,就不推荐。如果不是靠墙,并且上层和下层错开,上层也留出漏粪口,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多的是建议使用平面池。

  • 竹鼠冬天会发情吗

    会的,要看环境是否满足竹鼠发情的条件。1、温度:一般温度在20-25度左右。2、重量:竹鼠3斤左右达到成年竹鼠,一般都会在这个阶段,配种的竹鼠也会开始发情了。3、性成熟:竹鼠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后。

  • 竹鼠乳头发炎引起肿胀发浓怎么办

    竹鼠乳头发炎引起肿胀发浓多见于产后哺乳期的母鼠。治疗方法:把乳头发言发脓弄破把浓用酒精或典酒清洗干净,每天抹一次典酒,直到完全治疗。

  • 竹鼠经常拉稀拉黑屎拉小屎如何预防?

    竹鼠经常拉稀拉黑屎拉小屎是什么原因?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肠胃功能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竹鼠拉的粪便不正常。调节竹鼠肠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1、合理配制精料 2、不喂变质霉烂的饲料 3、长期在精饲料中加入EM菌液 4、可选择性的使用竹粉代替米糠 5、定时定量投喂食物 6、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通风 7、可选择一些具有中药性质的植物根茎投喂,比如:鸭脚木。

  • 竹鼠背上掉毛怎么回事

    1、蚊虫叮咬而导致竹鼠抓挠痒掉毛。2、体外寄生虫。3、竹鼠之间睡觉互相搭在身上,导致口水留在皮肤上而掉毛。

  • 竹鼠拖后腿如何治疗

    配方1,用青霉素,庆大,双腿处各一针,每斤0.1ML注射量。配方2,用青霉素,莲霉素,双腿处各一针,每斤0.1ML注射量。配方3,盐酸可的松0.05ML/斤,加佛笨尼考注射0.1ML/斤!

  • 竹鼠催情技术

    为促使不发情的母竹鼠和屡配不孕的母竹鼠正常发情排卵,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可采用如下催情措施:1、诱情2、并窝3、激素催情

  • 竹鼠肠炎用什么消毒

    可选择百毒消,或者大火对鼠池消毒。

三农创养   用户

三农创养所有资料内容均为网友收集推荐与提供,如有侵犯版权敬请指出。

所有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未经验证,3nxt.com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内容而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

粤ICP备1800581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