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原因:池子长期潮湿造成,不隔离地面的池子养殖,发生的情况最多。在长期潮湿中养殖,池内细菌与病毒就会非常多,而且霉菌也会大量生长,极易感染竹鼠!然后,因潮湿,会让竹鼠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使竹鼠关节处僵硬生痛,而不能行走,特别是后腿!我们把这种情况叫类风湿拖后腿病。
一般不用消毒,勤快打扫卫生,多通风,鼠池保持干燥、清爽。每个月应10天或者半个月对养殖场过道消毒一次,以及一些死角、边角、漏粪口进行彻底清扫以及消毒。春天每月消毒5次 ,夏天消毒3次 ,冬天 一个月1-2次 ,或者2个月才消毒一次。
有产仔征兆而迟迟未见仔竹鼠产出,或仔竹鼠产出一半而被卡主等。可先肌内注射催产素0.5~1毫升,以加快分娩速度。如果肌内竹鼠后仍不见胎儿娩出,则可采取机械助产的方法。机械助产的具体操作时:将母竹鼠外阴部和操作人员的手及手术器械(镊子等)消毒,并用甘油润滑母竹鼠的阴道,再用镊子伸入其内夹住胎儿,用力要均匀,随着母竹鼠的努责与节奏性的收缩,顺势拉出。
竹鼠口腔溃疡:牙龈红肿、舌面溃疡、竹鼠嘴角、口腔内壁起泡(白色脓泡)、舌头起泡、舌头分叉、口腔内壁泛红外加流口水。
竹鼠既怕冷又怕热,在低于5℃时行动减少,交配次数减少。低温对刚出生鼠仔伤害较大,不小心掉出窝母鼠没及时叼回去就容易冻僵。高于30℃,食欲下降,性情暴躁合群容易打架。公鼠交配次数减少,母鼠受孕率下降。高于34℃在通风不良的状态下竹鼠容易中暑。
每个发情季节有2~4个发情周期,其间隔为15~20天,发情期为2~3天。
多喂竹子最好。上火的主要原因是精料喂多了,用板兰根十鱼腥草煮水伴精料,连喂5天,一般会缓解的。
竹鼠繁殖适宜的温度是8~28℃,最佳交配温度是25-28℃,遇高温天气时,可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使其正常繁殖。当气温高于35℃,要采取综合的降温保护措施,否则母鼠会口渴、吃仔或中暑死亡。气温低于5℃时,产仔室和保温槽内垫草要加到10~15厘米厚,这样冬天产仔才能确保成活。
竹鼠怀孕前期1-15天奶头红润,怀孕中期15-30天奶头粉红挺立,比前期明显胀大圆润,奶头周围出现无毛区,毛发向四周伏倒(往外翻)。
竹鼠池漏粪口的尺寸没有标准,但是大多数对于60*60*60的池子,漏粪口大小为长15~20公分,宽为2公分左右。1M以上的大池,漏粪口尺寸为长40CM左右宽2CM。2公分的宽度是经过多个养殖户经过多年的养殖经验得出的一个比较综合的尺寸。
三农创养 用户
三农创养所有资料内容均为网友收集推荐与提供,如有侵犯版权敬请指出。
所有资料内容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未经验证,3nxt.com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内容而造成的任何形式的损失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