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购入回的竹鼠种苗由于运输中的颠簸,风吹雨淋或大的噪音等,回到场后又是陌生的环境,使得竹鼠出现惊慌、烦躁不安,甚至拒食等强烈的应激反应。
勿让外人围观检查口腔
因此,竹鼠到场后要特别注意管理,到场后不要让人围观,到场后尽快把它放进池里面,按体格大小分配移入池内,公母分开,按合适的密度群养,让其安静2小时后先让竹鼠休息并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饲喂,放些甘蔗、竹子或是鸭脚木之类的青粗料。刚到场的竹鼠种苗要检查好口水病(口腔炎),往后每隔两天或者平时打扫卫生都可以观察、检查。精料慢慢过渡
养殖场的温度尽量控制在25度左右,注意观察,有些胆小的或者打架的要把它分开单独饲养。天冷注意保温,天热注意通风降温。保证有足够的竹子,皇竹草、象草、甘蔗(这3种其中一种)到场的第一天不喂精料,从第二天开始逐渐饲喂精饲料。引种时记得拿引种苗家的精料配方,如果精料里配有猪或者鸡饲料的记得拿适量回来慢慢过渡使用你当地的鸡或者猪饲料。不要直接改变原来的精料配方,需要3到5天的时间过渡过来。精料按上家的配方投喂适量就可以,投料后注意观察有没有不吃料的竹鼠,发现有不吃料的,我们要把她检查一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有问题的话及时处理,没问题的话就应该是应激或者胆小引起的,过一天或者不用一天他就会慢慢的去吃,我们特别留意就是。
投喂药物预防降低应激

投喂的水里放少量的B族维生素溶液或少量盐或少量葡萄糖溶液或电解多维等供其饮用,以防应激带来的肠道疾病。前三天可以用点药物预防,抗应激和防治病之类的药物。
避免频繁地进入鼠舍或是捉拿竹鼠,让鼠舍和鼠池保持黑暗和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入池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因路途中风吹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或是感冒,若发现异常要单独饲养,隔离治疗,等病好后再放入群池内饲养。
投喂饲料时要注意不可随意改变饲料的配方,不管是青粗料还是精料,都应在引种时问清楚原养殖场投喂的食物及饲料配方及规律,至少在1月内不可改变。1月后即使要改变,也要逐渐地改变,不可突然地全部改变,否则竹鼠会拒食或易患胃肠疾病。
投喂时在原饲料配方中应添加多解多维,投喂的精料量为原场投喂量的一半。待应激关过后再适当增加些精料量,仔细观察竹鼠的粪便有无变化,运动状况是否与健康鼠不同,体表是否有小虫或是脱毛等疾病表现,发现问题要及时隔离治疗。投喂饲料时要注意观察,若发现有争食较凶的或是独占食盘的,要将其分池或是单独饲养,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其他竹鼠得不到食物而致营养不良。
驱虫调节肠胃
竹鼠到场1个月后,应激反应已过,此时要在饲料中拌球虫清、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等驱虫药对竹鼠进三农创养 行连续2天的驱虫,每天1次,1周后再重复驱1次虫,然后用山楂等健胃的药物进行煮水或是拌料进行健胃。若自身已养殖有竹鼠,只为改善繁殖后代质量而引种的,竹鼠回场后不可与原场的竹鼠在一个场舍内,最好是与原场的鼠隔离饲养1个月以上,待确定无传染性的疾病后再一起饲养。
彻底消毒
竹鼠到场后,用刺激性小的消毒药对竹鼠的体表、运输用具及鼠池进行彻底地消毒,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在实际运输中,通过选择优质竹鼠种苗、竹鼠种苗的大小、竹鼠运输方式、科学选择运输时间来规避运输应激反应。减少运输过程中应激、加强入场后饲养管理等技术手段,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可以保障竹鼠平稳过渡。